电影迷雾完整剧情解析


电影信息

“迷雾”(英语:The Mist,香港译《霧地異煞》,台湾译《迷霧驚魂》,又名《史蒂芬金之迷霧驚魂》)是一部 2007 年美国科幻恐怖片,改编自斯蒂芬·金1980 年的中篇小说《迷雾》。这部电影由弗兰克·德拉邦特编剧、导演和联合制作。德拉邦特从 1980 年代起就一直有兴趣将《迷雾》改编至大银幕。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很强大,包括托马斯·简、玛西娅·盖伊·哈登、、安德鲁·布劳尔、萨姆·威特沃、托比·琼斯、弗兰西丝·斯特恩哈根、巴克·泰勒、罗伯特·特雷维勒、威廉·赛德勒、亚历克莎·黛瓦洛斯、大卫·詹森、克里斯·欧文、安迪·斯塔尔和未来的行尸走肉明星杰弗里·德曼、劳瑞·侯登、梅丽莎·麦克布莱德和胡安·加布里埃尔·帕雷哈。

虽然是一部怪兽电影,但其核心主题探讨的是普通人在特殊情况下会做出什么行为。故事围绕缅因州布里奇顿小镇的居民展开,前一天晚上一场严重的雷暴导致停电,居民们在超市相聚以购买生活用品。当他们挣扎求生时,一团不自然的迷雾笼罩着小镇,隐藏着凶猛的洛夫克拉夫特式怪物,幸存者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导演根据中篇小说的结局修改了电影的结局,金对此表示接受。德拉邦特还寻求独特的生物设计,以区别于他过去电影中的生物。

《迷雾》于 2007 年 2 月在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开拍。该片于 2007 年 11 月 21 日在美国和加拿大上映,票房表现良好,获得了好评。

德拉邦特后来透露,他“一直想用黑白胶片拍摄《迷雾》,这一决定受到《活死人之夜》(1968 年)和雷·哈里豪森的彩色胶片前期工作启发。虽然该片在影院上映时是彩色的,但导演称黑白胶片(2008 年发行DVD和蓝光)是他“最喜欢的版本”。

剧情概要

一场猛烈的雷暴袭击了缅因州的布里奇顿,一棵树砸穿了艺术家大卫·德雷顿、他的妻子斯蒂芬妮和他们八岁的儿子比利的湖边住宅。第二天早上,当他们查看损坏情况时,发现湖面上弥漫着浓雾。大卫和比利与邻居布伦特·诺顿一起前往小镇购买物资。

在超市内,他们看到警车在街上飞驰。惊恐万分的当地人丹·米勒跑进商店,警告说大雾中潜伏着危险。随着民用警报器响起,商店经理奥利·威克斯和巴德·布朗封锁了超市,大雾笼罩了商店。装袋工诺姆不顾大卫的建议,开始到外面修理商店的应急发电机,但他被一个长着触手的生物抓住并拖入大雾中。大卫和奥利指挥顾客们用路障堵住店面的窗户,但一名妇女离开店面回家照顾孩子。宗教原教旨主义者卡莫迪夫人开始宣扬即将到来的世界末日,而布伦特则离开商店寻求外界帮助。

大卫与商店里的几个人建立了联系,其中包括阿曼达·邓弗雷和艾琳·雷普勒,这两位老师与卡莫迪发生了冲突,原因是卡莫迪对正在发生的灾难持有宗教观点。阿曼达的手提包里有一把左轮手枪,她把它交给了前地区射击冠军奥利。夜幕降临,巨大的飞虫被灯光吸引,蜂拥到商店的窗户上,被翼手龙类生物捕食。其中一个捕食者砸碎了一扇窗户,让两种物种都进来了。在随后的恐慌中,两人被杀,另一人在试图焚烧昆虫时被烧死。与此同时,卡莫迪奇迹般地幸免于昆虫的袭击,这促使她更加热衷于传教,并在幸存者中赢得追随者。

大卫带领一小队人马前往附近的药店寻找医疗用品,但遭到巨型蜘蛛的袭击,杀死了两名男子,迫使他们撤退。卡莫迪曾反对这次远征,理由是这会浪费更多生命,她利用这次失败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为新皈依者提供免受神怒的保护。

第二天,当地军事基地两名士兵自杀后,第三名士兵杰瑟普透露,政府正在基地开展一项探索其他维度的项目,科学家们意外打开了通往这些生物栖息地的门。卡莫迪的追随者相信,只要给怪物喂食,它们就不会袭击商店,于是他们把杰瑟普作为祭品,商店的屠夫刺了杰瑟普腹部三刀,然后把他赶出了超市。在超市外面,他立即被一只巨大的螳螂状生物吞噬。

第二天早上,当大卫和他的团队准备离开商店时,卡莫迪拦住了他们。比利被她的团队选中,作为下一个祭品来安抚怪物。当人群涌向阿曼达和比利时,奥利开枪打死了卡莫迪。受惊的幸存者随后允许团队离开。当团队穿过停车场时,奥利被巨大的螳螂生物杀死,另外两个人被药店的蜘蛛生物杀死,而巴德笨拙地跑回商店。大卫、比利、丹、阿曼达和艾琳来到大卫的车旁离开。

驾车穿过迷雾,大卫发现他的家被毁,斯蒂芬妮也死了。他悲痛欲绝,驾车离开小镇,途中经过一只巨大的六足野兽,最终耗尽了汽油。由于无法逃离迷雾,成年人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了帮助他们自杀,大卫用剩下的四颗子弹射杀了比利和其他三名幸存者,然后离开汽车,让这些生物把他带走。迷雾突然消散,露出了美国陆军装甲纵队的先锋部队,他们开始消灭这些生物并恢复秩序。大卫看到陆军还救出了幸存者,包括离开去找孩子的女人,他意识到自己杀死了儿子和其他幸存者,因为他们离获救只有几分钟了,他跪倒在地,绝望地尖叫着。

电影结局和原著小说对比

斯蒂芬·金的中篇小说《迷雾》的结局是,主角大卫·德雷顿、他的儿子和其他几个人从超市逃出,开车离开。他们开车穿过新英格兰,雾气继续无限蔓延。在停下来过夜后,德雷顿收到了一个无线电信号,有人说“哈特福德”,这一刻让他和读者坚信一切希望都没有破灭。

金的小说结尾相当开放,但这未必是件坏事。这本书的大部分叙述都带有一种令人沮丧和虚无主义的基调,因此结尾处有一丝希望是再好不过的了。它也为续集留下了空间,这更令人欣喜。

而电影《迷雾》的结局则是:德拉邦特让德雷顿 (托马斯·简 饰) 和同伴们驾车离开超市。他们尽可能地前行,直到车里的汽油耗尽。车上的每个人都知道这是结局,他们什么也没说,明确表示他们的共同道路到此结束。德雷顿向车上的所有人开枪(包括他的儿子——天哪!),但当他剩下最后一个人时,子弹已经用完了。他走出车子,走进雾中,天气终于放晴,出现了一队陆军士兵。德雷顿意识到,如果他们再等一分钟,他们就能救他和他的朋友们,他不禁崩溃了。这是电影史上最残酷、最悲伤、最压抑的结局之一,肯定会让你一天心情都不爽。

而原作者更喜欢电影的结局,斯蒂芬·金在2007 年接受 Yahoo! Entertainment 采访时,金称赞了电影的最后时刻,说道:

“当弗兰克说他想做他要做的结局时,我完全同意。我觉得那太棒了。而且它非常反好莱坞——反一切,真的!它是虚无主义的。我喜欢这一点。所以我说你继续做吧。评论家和粉丝们都为此严厉批评他。现在,当你读到关于《迷雾》的影评文章时 , 人们会说,‘哇,那是一部很棒的作品。’他们喜欢它。他们只是不得不习惯它。”

拍摄背景

“这个故事不是关于外面的怪物,而是关于你内心的怪物,关于你被困住的人,关于你的朋友和邻居在压力下崩溃。”

— 德拉邦特谈《迷雾》

导演德拉邦特在拍摄了“更为正统的剧情片” 《肖申克的救赎》和《绿里奇迹》后,选择拍摄《迷雾》,因为他“想拍一部非常直接、强有力的电影”。德拉邦特在将中篇小说改编成大银幕时构思了一个新的结局。作者金称赞了德拉邦特的新结局,称其会让电影公司感到不安。金说:“结局太震撼了——砰!太吓人了。但去看恐怖片的人不一定想看到一个乐观的结局。”

德拉邦特认为,与当时流行的虐杀色情电影相比, 《迷雾》中怪物和对未知的恐惧元素显得有些古怪。导演认为《迷雾》是对帕迪·查耶夫斯基和威廉·莎士比亚的回归,他解释说:“这是人们之间的对峙。”他强调了电影中的恐惧元素,它迫使人们采取不同的行为。德拉邦特说:“人们能变得多么原始?《蝇王》中恰好有一些很酷的怪物。” 他还将其与《阴阳魔界》剧集“怪物来到枫树街”和 1944 年的电影《救生艇》进行了比较。

在小说中,已婚角色大卫·德雷顿与同样已婚的阿曼达·邓弗里斯发生了性关系。德拉邦特并不想在银幕上刻画主角的婚外情。电影中由托马斯·简和劳瑞·霍尔登饰演的角色,却有着更感性的关系。简解释说:“我们就像一个小家庭,一种代理家庭,我和儿子是父亲,她则是儿子的母亲。我们成为一个小团体,一起努力度过这场噩梦。”霍尔登将这场噩梦比作飓风卡特里娜期间难民在路易斯安那超级穹顶体育场所经历的。

虽然原著小说中没有详细解释迷雾的起源,但电影中一名士兵解释了箭头计划如何试验打开通往其他世界的门户。弗兰克·德拉邦特(Frank Darabont)在 2005 年 8 月 5 日的草稿中撰写了一个开场场景,但没有拍摄,其中雷暴导致箭头计划的实验室发生故障,导致通往另一个维度的门户打开的时间过长。